绑死吗块链的行跟区真的值得业迷非要深思思
每次聊到web3,大家条件反射就会蹦出"去中心化"这个词,然后顺理成章地把区块链技术往这个话题上套。说真的,这已经成为行业里的一种思维定式了。我这些年参加各种web3论坛和会议,发现90%的讨论都在围绕着"区块链怎么支持web3"打转。但我觉得,咱们是不是该换个角度思考了? 我特别想提醒大家的是,区块链确实是个好东西,但它本质上就是个数字账本系统。回想2008年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时候,人家就是为了解决双花问题——也就是怎么保证同一笔比特币不会被花两次。这个系统设计得确实精妙,但它最核心的特性"强一致性",对web3而言真的那么重要吗? 打个比方吧,比特币就像是一个精密的银行系统,而web3更像是整个互联网社会。我们在现实社会中,难道每个人都需要知道全世界的每一笔交易吗?显然不用。同理,web3为什么非得要求全网数据完全一致呢? 我经常用现实社会来思考这个问题。假设我发条朋友圈说"今天北京天气真好",我邻居可能看到的是"雾霾严重"。这种信息不一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吗?完全不会!因为社交网络的核心需求是信息的自由流通,而不是全网数据强一致。 事实上,web3真正需要的是两个基本保障:第一,能确认信息是谁发的;第二,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没被篡改。这就像我们平时发邮件需要数字签名一样,既简单又实用,完全不需要搞那么复杂的共识机制。 说到这儿,不得不提区块链著名的"不可能三角"理论。简单来说,去中心化、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这三样,你最多只能要两样。比特币选择了前两者,所以它的TPS(每秒交易量)连Visa的零头都不到。 但web3不一样啊!它最需要的是啥?是让亿万用户能流畅使用的体验。想象一下,如果每次发个社交动态都要等十分钟确认,这样的web3谁会用?所以我觉得,web3应该选择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,适当放松对强一致性的执念。 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越来越觉得区块链可能只是web3生态中的一个组件,而不是基础架构的全部。就像盖房子需要钢筋,但整栋楼不能全是钢筋一个道理。 最近我看到一些新兴项目已经开始尝试非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方案,比如基于DAG(有向无环图)的技术。这些方案虽然没有区块链那么完美的安全性,但在性能和扩展性上优势明显。这或许才是web3真正需要的方向。 说到底,技术是为需求服务的。咱们搞web3的,是不是该跳出"非区块链不可"的思维定式,多想想用户真正需要什么?毕竟,技术终归是手段,而不是目的。区块链≠去中心化
现实世界的启示
区块链的三难困境
未来的可能
- 最近发表
-
-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变幻:从GALA内讧到比特币新贵崛起
- ORDI币价剧烈震荡:大佬们在悄悄布局还是疯狂套现?
- 比特币疯牛行情何时休?44444美元只是起点?
- BRC20交易狂欢!Gate.io成最大赢家,日交易额飙升至1.16亿美元
- 揭秘:特朗普家族320亿加密帝国的幕后推手是币安赵长鹏?
- Kohl's的困境:迷因股狂欢背后的零售业寒冬
- IOST游戏跨界新动作:与Platinum Egg联手打造《攀登者》限定角色
- Chainflip能否撼动Thorchain的跨链霸主地位?一位行业老兵的深度观察
- 8月21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透过迷雾看清BTC和ETH的真实走向
- MetaDukes:当艺术大师遇见元宇宙,或将重新定义NFT价值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上演绝地反击?114000美元关口暗藏玄机
- 币圈行情观察:震荡中寻找机会,这些币种值得关注
- 区块链新贵Bitsc震撼上线:一次公平透明的DeFi实验
- SSFINALITY:区块链世界的下一匹黑马,你准备好了吗?
- 马来西亚区块链周:一场科技狂欢背后的国家雄心
- 比特币狂欢下的以太坊焦虑:一场价值与价格的大讨论
- 比特币技术进化史:从数字染色到智能合约的革命之路
- 2024年AI代币真的要火了?这10个小市值项目值得关注
- Bitmine股价坐上过山车:华尔街新宠背后的隐忧
- 牛市真的要来了?一位加密老兵的年度复盘与前瞻
- 2024年最值得期待的加密空投:普通人也能抓住的财富机遇
- 区块链晨报:12月10日市场热点追踪
- 山寨币的春天:为何这次可能真的不一样?
- 牛市亏钱的魔咒:为什么行情越好越容易亏?
- 加密市场观察:比特币38000关口争夺战一触即发
- 稳定币正在重塑我们的金钱世界:为什么说它们代表着未来?
- 明星NFT遭雪藏: 三大交易平台为何集体封杀Stoner Cats?
- 币安新帅首秀台北!区块链周的这些精彩千万别错过
- 数码港掌门人揭秘:数字货币或将进化成会思考的钱
- 机甲狂热席卷Web3:Fusionist如何用硬核科幻征服玩家
- 搜索
-